米乐「MILE」官方网站

新闻中心
分类

‘米乐M6官网首页’【我们的节日】又逢新年话春节

发布时间:2024-02-14 12:56:02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本文摘要:【我们的节日】又逢新年话春节

  ◇张保福

  对于中国人来说,一年最隆重也最热闹的节日当属春节,俗称过年。

【我们的节日】又逢新年话春节

  ◇张保福

  对于中国人来说,一年最隆重也最热闹的节日当属春节,俗称过年。在这个节日里,所有祥瑞、喜庆仿佛都汇聚一处,积攒了一年的热闹、红火也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  春节,古称元旦,俗称过年,是农历一年的第一天,象征着日月、天地的新开端。

其间,人们祭奠祖先、除旧布新、迎神接福、祈求丰收,它是新的一年人类生活、希望的开端,象征着未来生活就如节日一般幸福美满。

  春节历史由来已久。远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甲骨文中,“年”字便频频出现,其写法上部为禾形,下部为人形,是个会意字,意为收获谷物。

可见年的来意是说谷物成熟了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谷熟也,从禾,千声。”段玉裁注引《尔雅·释天》曰:“夏曰岁,商曰祀,周曰年,唐虞曰载。年者,取禾一熟也。

”《谷梁传》曰:“五谷熟为有年,五谷皆熟为大有年”。可见,过年或过大年的最初含义,就是庆祝五谷丰收。到了西周时期,年便由谷物每年一熟引申为年的时间概念了。

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称正月初一为“四始”和“三朝”。三元即岁之元、时之元、月之元,所以古人将之称为元旦。

这样,先民们在刀耕火种时形成的习惯,历经数千年的沉淀逐渐固化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习俗。

  每逢年节,这些习俗总会更为集中地呈现,年复一年地延续着中华文化的精髓。

年节在民间神话传说中还有年兽的说法。南北朝时,年是一只叫做年的猛兽,体大如牛,独角长尾,血盆大口,行走如飞,经常出来伤害人畜。为此,天神将其锁在深山,只允许它一年出山一次。有一次大年,年兽又出山为害,来到一个村庄,被一家门口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。

到了另一个村庄,又被灯光吓得抱头鼠窜。由此,人们掌握了年兽怕火光、怕红色、怕响声的弱点,每至年末岁初就用放鞭炮、掛红灯笼、贴红对联等方式来吓唬年兽,从而形成了过年的种种习俗。其除夕守岁,就是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守岁以待,表示了人们对年兽的一种担忧和恐惧。

  古代的春节为立春之节,它是以立春前后为时间坐标,以春耕生产为主题的。一直到汉唐时才由立春节庆向现代春节大年节转化过渡。至于年节的具体时日,古代由于历法不健全、不统一和统治者对岁首的改动,说法种种,或十月,或十一月,或腊月,我们晋城作家卓然同志则撰文说春节从冬至开始,亦有一定道理。

一直到汉武帝时,才正式改定为以夏年正月初一为岁首,一直沿用至今。正月初一,历史上曾有元日、元旦、元辰、三朝、三正、正旦、正朔等三十多种名称,而称做春节则是近代之事。辛亥革命后各省代表云集南京开会,议定我国采用公历纪年,把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,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。但是因为农历适宜农村,便于民生,阴历和阳历并行,因而并未正式命名和实行。

直到1949年9月27日,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,才正式决定采用公历纪年,将元月一日改称元旦,而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命名为春节,一直到如今。

  对于过年,我们晋城一带分外隆重。几乎一进腊月,人们便开始紧张地准备过年了。“过了腊八就是年”,至腊月二十三祭灶便为过小年。

民谚有: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写大字;二十五,去担土;二十六,蒸馒头;二十七,赶花集;二十八,去买蜡;二十九,去打酒;三十儿贴门对;初一吃扁食儿。直到三十,人称除夕,俗称小年,年三十,大年脯。

这时各家各户屋里屋外都已打扫得干干净净,置备得妥妥当当,窗明几净,门上贴好春联,院子里架好桑柴年火,门窗上贴好窗花,一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,团团圆圆守岁吃年夜饭。

  关于守岁,究竟缘于何时?《秦中岁时记》载:“守岁之事三代前后典籍无文。

”南朝梁时徐君倩在《陪内人夜坐守岁》一诗中写道:“欢多情未极,赏至莫停杯。酒中喜桃子,粽里觅杨梅。帘开风入帐,烛尽炭成灰。

勿疑宾叉重,为待晓光摧。”便是描写其除夕守岁、欢乐待晓的情景。至唐时,诗人杜甫、白居易、孟浩然、张说、李德裕等都写过不少守岁诗,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有此类诗作。到了宋朝,守岁之俗已遍及城乡,诗人苏轼便有“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”的诗句。

  大年三十晚上的红烛尚未燃尽,除旧迎新的钟声就已敲响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。人们燃年火、放鞭炮、烧香焚箔,敬祖接神。

昔日春节最热闹的活动莫过于燃放烟花爆竹,其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和敬祖祭神,后来则以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。关于爆竹的最早记载见于南朝的《荆楚岁时记》。

当时的爆竹便是把竹子置于火上燃烧,产生爆裂之声,目的是驱除邪恶鬼怪,也象征宇宙开辟。至宋代才出现了火药爆仗,亦即现代的鞭炮,成为全国性民俗,人们以此迎神赛社、除旧布新,使生活更富于诗意。近年来,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和雾霾的危害,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始禁止燃放鞭炮,也属不得已之举。

  过新年,吃喝也是一个重头戏。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在我国南方,春节流行吃年糕。糕,谐音高,取意年年升高。

而在我国北方,特别是我们晋城一带,人们最喜欢、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则是饺子。饺子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,宋朝以前称为角子或水角子。角子是古代一种钱币,形似元宝。

过年吃角子,取一年四季招财进宝之意。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,一直到解放后高平社火中仍有《卖扁食》一项,直到明清以来才普遍使用饺子之名。

饺子是交子的谐音,即交子时的意思。亦即新、旧年相交之意。象征新年到来,大吉大利。

另外,饺子形似元宝,包饺子意为包住福运,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。所以子时一过,人们便立即开锅煮饺子。

  春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拜年。

拜年有家拜、近拜、远拜和团拜等多种形式。发展到今天,更有打电话拜年,发短信、微信、电子邮件拜年等。家拜是在自己家中小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小辈压岁钱。

近拜是给本家长辈拜年。远拜是邻里亲朋好友之间互拜。

凡是关系近一点的长辈,都要给晚辈压岁钱。岁与祟谐音,据说压岁钱可以压制邪祟,也可给晚辈带来福音和好运。

  除了拜年,还有串亲。当然串亲中也含有拜年的内容。

从正月初二便开始串亲了,一直到正月十五。人们按照亲疏、远近、长幼安排日程,诸如姥姥舅舅家、岳父岳母家、姑姑姨姨家等都要一一走到,这是民间强化亲情关系、社会关系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。

  每逢春节临近,远在外地的游子都会背起沉重的行囊,踏上回家的路。春节,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,体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、对生活的美好愿望、对家庭的热爱、对友情的珍视,它是人性的回归。

现在,物质的享受已经退居其次,通过传统节日享受精神文化生活成了人们的渴望。春节承载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,把华夏文明的骨和髓通过年节的仪式民间化、亲切化、轻松化,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幸福。


本文关键词:米乐M6官网首页,mile米乐m6官网,m6米乐官网在线登录

本文来源:米乐M6官网首页-www.mkstyn.com

搜索